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BY GARY CARD
時尚世界可以沒有界線,它涵蓋藝術、文化、攝影、建築,也涵蓋設計師、裁縫、記者、公關等各種身分。來自倫敦的GARY CARD有個厲害之處,就是他跨足多個範疇,為不同品牌做過場景設計、插畫、雕塑、道具設計等,合作品牌包括COMME des GARÇONS、CHANEL、DIOR等,也與《W MAGAZINE》、《DAZED》等時尚雜誌合作過。他的作品看似每次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一點,是他忠於手作。不管是時裝騷的場景設計,還是LADY GAGA的骨頭面罩,都靠他用雙手將抽象的意念呈現出來。
近日拜訪了他於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首場個人展覽「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這是他努力多年後難得舉行的個人展,竟選在香港,可見他對香港有種獨特情愫。展覽呈現了他從英國藝術家的角度看到的香港,他把訪港時拍的有趣照片變為複雜的雕塑和沉浸式體驗,呈現他捕捉到的中西合璧和本土元素。沒有品牌的美學枷鎖之下,他的風格充滿童趣、色彩與炫目的元素。
《MILK X》今次有幸與他進行訪問,了解他對這座城市的感覺。GARY當天的CAP帽顏色是他最愛的紫色,並穿上寬鬆的棕色HOODIE、扎染風格的長褲與色彩繽紛的球鞋現身,從裝扮中可見他對顏色的喜愛。除了親切地介紹作品理念,訪談間他不時流露出鬼馬和幽默的面貌,讓我感覺到這些窩心有趣的藝術品確是出自他手。展覽將舉行至七月二十八日,想了解這位時尚界的幕後功臣,記得不要錯過。
身高四百五十厘米的「THE DREAM OF MR.SOMEBODY」,靈感取自十七世紀從中國製造、出口到歐洲的MR NOBODY雕像。除了模仿其圓鼓鼓的身形,還巧妙地象徵了古時中西貿易帶起的文化交流。
入口處會看到這個猶如果籃的擺設,可以感受到GARY CARD對香港的水果檔有股情意結。
室內展覽分為三個空間,分別是RAINBOW、RED和JADE。RAINBOW展區較多迷幻的色彩,當中的畫作和雕塑藏有民間常見小物,例如舊式行動電話、達摩、平安符等,更藏著「I LOVE YOU THIS MUCH」的窩心句子,代表GARY CARD對香港的愛意。
RED展區的鮮紅牆壁使人聯想到廟宇和拜神櫃,作品也採用較少的顏色搭配以突出紅色的氛圍。
其中一個驚喜位是藏在RED展區的RESEARCH ROOM,在這裏可以感受到他忠於手作的初心。房內展示了他最近以縐紋膠紙製作的小型作品、為展覽籌備的雕塑雛形,更有曾在倫敦DOVER STREET MARKET展出的HOMUNCULUS作品,想親眼欣賞的話不必飛到異地了。
JADE展區的牆壁採用粉紅、黃與綠的搭配,模仿了傳統花牌設計。
相信不少到訪者對這個沉浸式體驗印象深刻,幾乎整個房間都佈滿本土元素,彷彿在城市內跌進了一個迷幻時空。
TALK TO GARY CARD
ARTIST, SET DESIGNER AND ILLUSTRATOR
X:《MILK X》 G:GARY CARD
X:「人山人海」這個字很地道,你如何想到用這個成語作為展覽名稱?
G:我想做關於英國和香港文化交融的創作,我很喜歡CHINGLISH。我認為CHINGLISH是一種思想的文化交流,我喜歡語言可以融入一個地方,並以另一種方式呈現這回事。我喜歡某些字在中文有特定意思,翻譯成英文卻有截然不同的解讀。「人山人海」的讀音很有詩意,讀起來很流暢。另外它很適合作為展覽名稱,因為香港正正被山和海圍繞,而且非常擁擠。我的作品充滿細節,有著熱鬧和細緻的風格,我希望展覽名稱可以如我的沉浸式體驗一樣,給人熙熙攘攘的感覺。
X:在香港有聽到有趣的俚語嗎?
G:由我說出來可能傳遞不到正確的意思...我聽過一個關於豬能夠爬樹的,令我難以置信。我也喜歡從英文翻譯成中文後變得意義不明的句子,例如「DON’T WALK ON THE GRASS」這句話被寫成「GRASS IS SLEEPING」。小草正在睡覺的意境很美,是一個很棒的表達方式。
X:「THE DREAM OF MR.SOMEBODY」的雕塑部分靈感來自你在香港拍攝的照片,你在香港通常被甚麼事物吸引?
G:很多在香港出現的同樣事物,在英國會被藏起來,在這裏卻表露無遺。例如電箱,它就這樣赤裸裸被呈現出來,甚至出現在店鋪招牌旁邊,或者一些冷氣設備會放在寫著DON’T TOUCH的標示牌旁邊。我在香港一直拍下垃圾堆、排氣孔等,別人笑說我像瘋子。你會看到一些外牆水管,又有懷舊物件、電線和線圈,這些不同質感的東西交織在一起使我感到雀躍。我又喜歡濕貨市場的磁磚,喜歡所有的一切。它有一種獨特的氛圍,與英國非常不同。另外,因為香港與英國的特別聯繫,香港也有讓我熟悉的東西,我們有同樣的插頭、巴士,很多路牌受英國影響。因此,我對香港感到既熟悉又好奇,這也是我想透過展覽呈現的。
X:你覺得和香港人相處有甚麼感覺?
G:我初次來香港時,對這裏傳統餐廳的運作方式感到有點吃驚,但習慣這種模式後,你會明白他們只是提供一個服務。你進去一間餐廳,吃點東西,服務生會尊重顧客,但也希望你儘快用餐,讓下個客人快點入座。習慣之後,回到英國會覺得當地的服務行業太有禮貌了,保持繁多的禮節並非必須,吃飽後匆匆起行便可。整體來說,我覺得香港人很熱情和友善,我喜歡他們的活力。
X:你會如何跟英國的朋友分享在香港的體驗?
G:我每次都說:「你一定要去!天啊,你為何在其他地方浪費時間而不去香港呢?」因為這裏處處充滿生命力,每個角落都有令人興奮的有趣之處。對香港人而言未必如此,但對我這個倫敦人而言,倫敦是一個矮小的城市。這裏的建築很巨型,我喜歡這座城市的規模,在這裏可以在不同樓梯之間發掘到神奇的小店,而這個歷程是無止境的。我喜歡這個城市藏著很多謎團,要慢慢親身發掘才會明白。我已經到訪香港三次,每個體驗都獨一無二。
X:你覺得這座城市與你的藝術風格相似嗎?
G:百分之百。它很符合我的藝術風格,我和伴侶幻想過在香港居住。我們曾討論能不能住在香港,並覺得幾年後也許會成真。這裏的美感、藝術、活力深深吸引著我。
X:你在香港找到中西合璧的有趣例子嗎?
G:例如巴士讓我感到很熟悉,很多路牌、標示牌也與我家鄉的款式相似。我想特別提起,我們也有相似的紅白藍膠袋,我本來很想就此做一個展覽,但發現已經有藝術家做過。這裏的街市讓我感到熟悉又陌生,很像倫敦的DALSTON MARKET。
X:你的創作涉獵雕塑、繪畫、佈景設計、攝影,甚至時裝設計,哪一種媒介讓你感到最自在?
G:PHOTOSHOP!這算是一種媒介嗎?PHOTOSHOP是我的一種興趣和LITTLE PASSION。我喜歡用PHOTOSHOP修改任何物件,如果我修改了一些部分,而別人未必發現,我會為這份成功感到興奮,但只是一個興趣。我真正感到自在的媒介是雕塑,用3D的方式創作。我最喜歡的創作方法是使用縐紋膠紙,我從十二歲開始用縐紋膠紙創作,從小用此製作面具,後來演變成造工更精緻的雕塑品。LADY GAGA有戴過我的縐紋膠紙雕塑品,COMME des GARÇONS也有。數年前我的創作從製作道具變為雕塑模型,我之前的展覽《HOMUNCULUS》就有一百個縐紋膠紙製成的具象雕塑。這次展覽結束後,我會在英國再籌備一個類似的展覽,因此我很雀躍。
X:你通常如何取得創作靈感?
G:遊走在香港這座城市時,有時會感到不快,因為我會發現更多我未及時放在展覽的元素。我希望能舉辦多一個展覽延續這次主題,然後將所有元素放進去。我的靈感通常來自街道,不是帶點態度的那種街頭文化,而是街上看到的柵欄、砂礫、污垢、罐頭、被拋棄的物件或者工業地盤,還有一些小驚喜。例如有人遺留的水瓶被吊起,之後有途人放花朵進去,這些不尋常的細節對我而言很有詩意。舊貨店和五金舖、水管和電線等也啟發到我。
X:在香港以外,你又如何尋找靈感呢?
G:也是一樣,我會在不同地方停下來拍攝被遺棄的傢俬,例如被棄置在屋外、被怪異地組合起來的舊燈、舊沙發等。我也會透過觀察別人獲取靈感,我很多作品都是具象形式。我在過去四年才開始製作獨創作品,由於我是一位佈景設計師,過去多年我的作品要圍繞人的周圍。現在我將焦點放在人本身,這會在我接下來的作品中看到。在香港觀察途人是很棒的體驗,他們每個都充滿個性。
X:與殿堂級設計師川久保玲合作的體驗是怎樣的?
G:和川久保玲合作是一種榮幸,COMME des GARÇONS一直是我最愛的設計師品牌,而川久保玲是我最愛的設計師。我已經參與設計了十個時裝展,為他們設計不同的頭飾和帽子,我對於有份參與和為這個文化遺產作出貢獻感到驕傲。我也與DOVER STREET MARKET在世界各地合作過,例如在洛杉磯的吊燈、在倫敦的各種裝置藝術。他們一直對破格的點子抱有最具創意、最開明的態度,我希望能持續與他們創作更多東西。當然也有困難的時候,她是有要求和嚴謹的,這有時是一個挑戰,但這些付出是值得的。
X:你能分享與她的對話嗎?
G:其實她非常親切。我初次見到她的時候,當時的她於我而言是一位神秘的設計師。我在一個房間內,與三位設計師一起在她面前展示所有頭飾設計。我本來不知道我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以為我需要負責整場時裝展的頭飾,當下突然間好像變成了一場比賽。她忽然走進房間,開始逐個觀察,一下拿起頭飾,一下試戴著,之後就離去了。她沒有說任何話,非常神秘。我以為她對我的設計不感興趣,她只用了兩個款式,所以我感到失落。時裝展完結時,她十分感激,笑容燦爛,並對下次再見表達了期待之情,我感到很吃驚。她的喜悅和熱情令我的旅程變得難忘。現在我們大多透過ADRIAN JOFFE溝通,我從那裏取得她的原稿,她會畫下想要的東西,有時只有三條線,我就要猜測其意思,就如解開謎題一樣。
X:你有喜歡的時裝品牌嗎?例如你提及過喜歡ALEXANDER McQUEEN為BJÖRK設計的《HOMOGENIC》唱片封面。
G:ALEXANDER McQUEEN是我小時候想就讀CENTRAL SAINT MARTINS的原因,他對我而言一直很重要。倫敦是我嚮往的落腳點,這歸因於VIVIENNE WESTWOOD和McQUEEN注入的活力。在我小時候,VIVIENNE WESTWOOD已經具有深遠的影響力。現在陳鵬的設計吸引到我,有點COMME des GARÇONS的影子,猶如雕塑品一樣。我也喜歡JW ANDERSON、LOEWE的設計。
X:AI技術發展迅速,例如有SORA這類人工智慧工具興起,你認為對你而言是優勢嗎?
G:我對此感到沮喪,我不太喜歡AI,儘管我們尚未完全看到它如何影響創作者的生活。它應該不太會幫到創作者,只會幫助行銷行業,並將有創造力的人排除在外。它每個月急速發展,不久後,我的工作、你的工作或者都會被淘汰,這讓我感到憂慮。我們正為它轉變,而我們最終應該找出與它和諧合作的方法,相輔相成,因為它不會消失。你只能與它一起進步,或是避開它。於我而言,我著重事物的觸感、實感,人手製造的作品是我未來想傳遞的。
X:你想透過這次展覽對香港觀眾傳達甚麼訊息?
G:這是一封寫給香港的情書,你會從不同作品中看到「I LOVE YOU THIS MUCH」的字句。我們活在充滿紛擾的時代,而這個展覽帶著一股樂觀的氛圍,希望觀眾感受到一份喜悅和發覺到作品中的幽默,並投入地搜索每件作品的細節,尤其在沉浸式體驗中。我希望他們發掘到自己和香港,也希望他們覺得所有作品是獨特的。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BY GARY CARD
展期:2024年3月20日至2024年7月28日
地點:香港油街實現藝術
text > ning sang photography > chan man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