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YMPHONY OF MOMENTS:G-SHOCK’S 40TH ANNIVERSARY WITH ERIC KOT
源於“G-SHOCK 之父”伊部菊雄對「不會跌壞的耐用手錶」的堅定信念和追求,首款G-SHOCK手錶DW-5000C誕生於1983年。秉承「永不放棄」的挑戰精神,G-SHOCK系列在2023年迎來了四十週年的里程碑。在這個特別的時刻,G-SHOCK找來了有“香港潮流教父”之稱的葛民輝,將他的獨特視角注入到品牌的DNA之中,挑戰傳統的界限,為世界帶來一場創意的狂想。就讓我們透過葛⺠輝和創作⼈BAO的視覺,窺探這個關於追求突破與創新,關於時間的故事。
TALK TO ERIC KOT
X:《MILK X》 K:ERIC KOT
X:對CASIO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K:在鋼錶盛行的八十年代,G-SHOCK的出現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是非常震撼的。當年的人多數佩戴的是一些金屬外型的鋼錶,大家在洗手前需要先除下的,因為以前的錶會入水。怎會想像到竟然有一款可以防水的塑膠電子錶出現,即使佩戴著這款手錶去攀山越嶺都沒有問題。所以在八十年代,突然有一款如此突破的手錶誕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當時為十幾歲的我留下的印象是很強的。
X:要堅持一件事四十年不容易,有什麼想堅持四十年的事/目標嗎?
K:這個問題很有趣,皆因以前的我其實對歲數、年份這些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上年2022年恰逢是軟硬天師的三十四週年,而今年剛好就是G-SHOCK的四十週年,我的品牌4A LIKE BLACK亦踏入第二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好像不斷有個時間在提醒著我們,然後我才開始思考其實四十年是怎麼一回事。
X:要堅持不懈地向著一個目標前進不簡單,你認為大家繼續堅持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的原因是什麼?
K:《CHALLENGING CHALLENGES》短片裡訪問了挑戰馬拉松的“店長”STANLEY、由幕前轉做幕後的攝影師小雲、宣揚滑板文化的俊仔和機緣巧合下接觸街頭藝術的BAO,透過他們的經歷,你會發現想找到一個方向或者目標不難,但是如何維繫與這份熱愛之間的關係,當中的學問卻不簡單。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或者探索一個領域,看似是很刻板的、不斷重複的動作,內裡其實蘊藏了愚公移山般的智慧。我們向著一個想法和方向不斷地重複一些動作,而這些過程總會為我們累積到更多的智慧和技術,這些智慧和技術又會相輔相成地令我們在向著這個方向前進的時候創造出新的驚喜。
倘若去過早前的G-SHOCK 「AN EVOLUTION OF TOUGHNESS」 展覽,便會在觀賞品牌四十年來的經典錶款設計以及歷史的同時,驚嘆於他們多年來依然專注於設計大膽創新手錶的那種精神。四十年裡,他們依然堅持循著這個大方向不斷推陳出新地研發新款手錶,而且這些手錶的設計都是很BREAK THOUGH的。可以見到一個仍然有保持那團火、有態度的品牌是很開心的。當一個品牌做了如此多年,可以發揮的空間是否還有很多呢?這個是很精彩的部分,所以大家是很期待的。
X:可以為我們介紹今次4A LIKE BLACK與G-SHOCK合作的「肥仔」HEROIC KOGIANT在外型設計上蘊藏了什麼構思嗎?
K:「肥仔」的淵源來自於多年前的一個合作,後來在朋友的慫恿底下亦創造了不少特別造型的「肥仔」。G-SHOCK的團隊來找我商討合作的時候,我便將手錶佩戴於工作室內的「肥仔」手腕上,提議不如設計一個可以佩戴手錶的包裝。如果設計一個包裝被拆開後便丟棄就很不環保,不如嘗試讓這個包裝有更多用處,當你暫時不佩戴這個手錶的時候便可以讓「肥仔」戴住先。
在製造上,初時是打算選用全搪膠去製造的,卻因尺寸太大而遇到難以保持平衡的難題,測試過程中亦發現了這種材質的不穩定性所產生的瑕疵。與我合作多年的TAURUS WORKSHOP是對作品要求很高的人,二話不說便決定改用更貴、穩定性更高、上色更有層次感的樹脂去製造,如此一來才有大家現在所見到的這個雕塑級藝術品。
外型最有趣的部份當然是“波衫”後面的“嘜頭”,延續了4A LIKE BLACK服裝後的“嘜頭”設計,但是LOGO上卻有新的驚喜。既然是G-SHOCK的四十週年,不如設計一個全新的LOGO,恰逢4A LIKE BLACK二十週年和G-SHOCK四十週年,若將4A LIKE BLACK的LOGO鏡像翻轉便會得到「XXXX」,剛好對應了G-SHOCK四十週年的含義。
「肥仔」今次的身份是一名籃球員,便籍以球衣號碼23紀念2023這個別具意義的年份,若是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刻於「肥仔」鞋底的TAURUS WORKSHOP牛LOGO,當中巧思不言而喻。如同籃球員準備動作的姿勢,傳達著鼓勵香港人永不放棄、隨時準備迎接新挑戰的精神。
X:阿葛早前在社交平台留下了「記得搜查巨人的暗格」的線索,可以為大家揭曉暗格裡收藏了什麼驚喜嗎?
K:有留意過往「肥仔」的朋友們對與「肥仔」內藏產品的設計可能不會感到太意外,倘若有機會查看置於錶盒之下的身分證,便會發現身分證下竟然還有一個暗中暗的「暗格」,暗格內藏黑底銀字的籃球。有籃球架又怎能沒有籃球,「肥仔」內的籃球與早前活動所使用的籃球不同。為呈現入球的真實體驗,我們特製了一個更有重量的版本。這樣一來,入球時才有與籃網碰撞的感覺,這樣才算過癮。
說到這裡,不如我再和大家分享多一個秘密。我們和MILK MAGAZINE合作的五個特別版HEROIC KOGIANT除了身份證上的編號有所不同,籃球上原先銀字的部份在MILK MAGAZINE的特別版中是不同的。其中一個MILK MAGAZINE的特別版「肥仔」將會出現在我和MILK MAGAZINE籌備的神秘活動裡,相信我們可以繼續期待後續活動裡的更多驚喜計劃。
TALK TO BAO
X:《MILK X》 B:BAO
X:對CASIO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B:初次接觸CASIO是在讀書時期,阿哥送了一隻粉紅色的BABY-G手錶給我。在身邊朋友都佩戴著玩具膠錶的時候,可以佩戴一款如此型格並且有各種功能的手錶令當時的我感到很“威”。
X:當初收到有機會和阿葛合作的消息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B:一開始知道有機會和阿葛一起合作的時候,老實說是有點緊張的。想到要和引領香港潮流文化的前輩一起合作,心裡未免有些擔憂。但是接觸過後便發現,他是一個很親切、很提攜後輩的人。
X:說到和阿葛的合作,今次創作HEROIC KOGIANT畫作的設計概念和過程是怎樣的?
B:因為初時見到「肥仔」都是通過一些相片,相片裡的「肥仔」已經是一個3D的形象,而不是2D的。所以當下都有考慮過,是應該幫「肥仔」設計一個平面的形象,還是應該怎樣呢?但是當下我亦在想,假如我已經看過「肥仔」的平面形象,我不肯定是否還能夠用自己的風格去繪畫「肥仔」。另一方面,亦有關於保持兩者風格平衡的考量。我希望能在保留「肥仔」特色的同時保持到自己的風格,我不想太偏重於任何一方的風格。所以我覺得這樣反而更好,因為這樣便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最後我透過自己的線條去勾勒出「肥仔」的型,然後加入我的同名角色「BAO」,亦在背景上增添了一些四十年前第一款G-SHOCK誕生的時代的代表物,例如:街機、高達、舊式電視機。今次運用了能夠傳遞開心氛圍的色彩,而這幾種顏色都是我平時常用的顏色。當中的湖水藍是一個頗能代表我的顏色,我在開始畫牆的頭幾年都是選用黑白色和湖水藍色去創作的。
X:要堅持一件事四十年不容易,有什麼想堅持四十年的事/目標嗎?
B:目前來看,做四十年創作、畫畫應該是“走唔甩”的了,我覺得我會畫到死的那一天。其次應該是我最近開始學的日本弓道,其實我學了不是很久,學了半年左右。但是我覺得弓道是我會想繼續玩四十年的武道。高段位的弓道師傅大多都已七老八十,我想我也可以玩到七老八十。雖然創作和弓道之間並沒有什麼關聯,但是現在的我都很享受和這兩者相處的過程。
X:未來有什麼想嘗試的新媒介或者有什麼小目標嗎?
B:很難講會嘗試什麼新媒介,因為我是那種某天在IG見到有趣的東西就會想去試一試的人,所以如果我明天見到一些有興趣的新玩意,可能就會去試。較近期的目標便是畫一幅最大的畫,我目前畫過最大的畫是六層樓高的牆,未來有機會的話,我會想畫大概二十層樓高的牆。
text & interview > kl keung photography > fong siu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