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LUMBER KING PART TWO

TALK TO THE KING

那两天下午,“渠王”严照棠先生都穿上印有自己“生招牌”的“渠王广告”白色T-SHIRT,还有直筒阔脚长裤和绿色迷彩CONVERSE,腰间系上尼龙皮带和钥匙扣,口袋里有他重要的联络工具——旧款NOKIA手机,没有上网功能,于是我每次联络他,不是打电话,便是直接面对面找他,这个专题令我有种回归基本的感觉,有人说“三顾草芦”才请得起诸葛亮,要请得起这位年届七旬的街头书法艺术家,我走了一共四趟,每次与他相处或提交资料时,都发现他是一位头脑灵活和温和的长辈,有时候甚至想得比年轻人还要仔细。作为家里第一个男孙,“严照棠”这个名字别有意义:“照”是“照明”的意思,“棠”最初是“堂”,代表“祠堂”,名字有“照住个祠堂,光光猛猛的意思”,但当小时候从内地来港申请儿童身分证时却没有留意自己的名字写错了,“当时我在柯士甸道丰乐大厦申请儿童身分证,虽然发现名字错了,可是改回原名太麻烦,只可算了。”小时候家里生活艰难,要在报纸卖广告,哪来的钱呢?后来在新蒲岗大坑渠的斜坡上看到跌打医生、卖药油、铁器和卖床等人书写的大字广告,便想到自己也可以模仿一下,“还有以前是明渠的深水埗东京街 (现在已被覆盖的明渠之一),上面有些以石头堆砌的地方是水浸不到的,都是他们大字广告的好位置,我觉得这个方法很聪明,又是免费,因为我挨过穷,所以会用尽一切方法糊口,记得读书期间,父母连一毫子的铅笔费用也负担不起,我便用同学用剩的铅笔头和笔插,把它们黏在一起当作紧急之用,后来,家里母鸡生蛋,可是妈妈需要这些鸡蛋来孵出小鸡饲养,我唯有等待那些孵不出小鸡的鸡蛋,才可用来换取一支铅笔。话虽如此,当时老师也有称赞我写字不错,老实说,我没有特别训练写字,也许写字都是潜移默化,自然流露出来的吧。”严先生的大字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天桥、护栏、电表、楼梯、大马路斜路和冷巷等都有他的笔迹,他告诉我,最近颇为满意的是在薄扶林道国际厨艺学院附近的作品,“还有龙虾湾一间国际学校附近都是住宅,估计那里的居民会需要我,还有贝沙湾和南昌街与东京街之间的公园等,都是我最近印象较深刻的书写地点,工作就是要敬业乐业,经验和工具最重要,别人做不到的,自己却做到,除了自己开心外,让顾客开心也是我另一个满足感。其实自己属于温和性格,除非对方令我非常气愤,才会火山爆发,平时都是以和为贵。”最初入行,他不是在街上写大字,而是印制卡片,并将卡片投进不同工厂和住宅信箱里,最早期写上“妙手渠王”四个字,当时的卡片有约八吋长,后来发现不太合适贴在墙上,而且文字排得太密,让人没有心机看,便再去掉“妙手”二字,变成现在家传户晓的“渠王”。

VERTICAL & HORIZONTAL SPIRITS

严先生写字的时候非常专注,焦点只有一个,目不转睛,如他所说的“四平八”,书写平面要,执笔要,点油漆也要,落笔的一刻更要。在落笔之前,他会先量度书写的面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高度和阔度都要有记号,还有字体大小与整个面积的比例是否充满美感,甚至连纸箱的颜色与什么油漆颜色配搭都是他考的重要因素。写字时,方正有力,慢条斯理,一笔一笔写,先横后直,有时候也会先直后横,总之达到四边平衡、四平八和字体饱满便是他最喜欢的形状,对于少写的文字,他更会研究每个字体的笔触和笔画先后次序,确认每个字写法的顺序,才会落笔。“字体的大小最视乎墙身面积与油扫阔度,比如是十呎宽、六呎长的平面,我便用六吋油扫,写出来的大字才会有效果,让别人一目了然,油扫用旧了,连接木柄与毛扫之间的铁片会变得容易脱落,等不到五金店开门的话,我便用布绑紧这个位置,作急切之用,除此之外我并没有特别保养书写工具,写到油扫烂了便丢掉,去买新的。”“渠王”的大字广告里,他会先写最中心点的“渠王”二字,再写电话号码和其他补充资料,只要能拿中心点,文字便有了焦点,让人看得舒服又清晰。“别人找你工作,主要看大字来联络你,有些工程公司的广告有飞机、飞船和其他夸张的内容,其实做一个东西不需要太复,条件适合便去做,条件不合适的便不要勉强做,压力太大对自己身体也不好,做人还是不要有太大压力。此外,卡片设计最好保持简洁,我的大字主要有白色、黑色和粉红色,如果墙身底色是干净的,就用净白色,那是最好看的;如果墙身底色有点花,便将每个大字捆黑边,让文字更突出;有时候还会有白色边与黑色心的组合,将同一个字写两次,让两种颜色重叠,也是另一种捆边方法;至于粉红字的色调是自己特别调配出来的,纯粹自己认为女孩子喜欢粉红色,有种美感,很吸引她们。”严先生说话如写字风格一样,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却温和,现在坚持从事同一个工作的人少之又少,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说得容易,做得艰难,这样纯粹做好一件事,是我最欣赏他的一点,不仅文字是我们珍贵的本地文化,他对生活和工作的认真态度才是最启发我们的地方。

text > ester man  assisted by > carina wong  photography > fong siu hong  special thanks > [email protected] & Maggie 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