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CALCRAFTS 】非牟利創意空間飄雅活藝落戶中環卑利街

以保育及活化為目的,翻新過後的建築物依然保留原有的痕跡,以白色為主調的飄雅活藝落戶中環卑利街11號,原址為建於一九四八年的建築,是EUREKA建築師朱珮汶及趙雅稚活化後的非牟利創意及體驗空間。



水磨石牆裝嶔氧化鋼柱並配上可調節的展示層架,增加空間的原創性、透明度和流動性 



以舊時年輕學徒的傳統住宿為藍本的「工藝師駐留計劃」住宿空間

 

以新舊並置為概念,令建築物極富特色,為以原貌暴露、連貫所有樓層、且與卑利街13號相連的磚牆。該牆原為帶有窗戶的外牆,後來在興建相鄰樓宇時以鬆散的磚塊作填充,現有的建築物料及表達方式充分展現活化計劃的特色。而舊有的磚牆、木窗、天花線及木樑,亦得以保留。另外,亦特意為建築物加入新元素,如讓人想起 一九四零至五零年代設計的氣窗,讓當代設計與歷史聯繫在一起。為配合飄雅活藝的多用途功能,空間的規劃強調原創性、透明度和流動性。當中的特點包括磚牆上裝嶔氧化鋼柱並配上可調節的展示層架、穿孔鋼板及聚碳酸脂纖維板將樓梯及空間分隔開,以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保持空間之間的分隔。於飄雅活藝二樓更可找到活化後加入的創新建設,以舊時年輕學徒的傳統住宿為藍本,安裝了設有高架床的板間房。連同旁邊的浴室、廚房及工作空間,這層將成為參與飄雅活藝「工藝師駐留計劃」的工藝師住宿及創作空間,旨在透過此計劃推動來自不同年代及地區的工藝師間的文化和知識交流,提升香港工藝質素,豐富其多樣性。

 

 

text > fabrizia m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