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HONG KONG ACTIVEWEAR BRAND RISING LOTUS

香港,是无数人构筑梦想之地。这次专访的本地设计师VIVIEN SO,她的理想与创业故事便在这里开始叙写。在访问期间,她说过的一句话最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一定会做得到。」是信念,使人终能抵达梦想。然而,正如她所言:「过程要比结果重要。」若只顾拼命追赶那缥缈虚无的梦而错过了途中的风景,又是否值得?怀揣梦想的人们,该如何坚持到底?这次访问里,城市文化是我们重复提及的概念,显示了当中对于本地设计品牌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一个代表香港城市文化的品牌。」带着这样的初衷,本地设计怎样走到最后?这一路有太多未知,显然也毫不轻松,唯有一步步勇敢走下去。


VIVIEN SO
FOUNDER OF RISING LOTUS

X:《MILK X》
V:VIVIEN SO


X:是什么契机让妳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
V:我之前是读设计的,在搬回香港时,觉得设计这个行业在这里有点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我又不想转行,想说TAKE A RISK,那时的我二十五岁,在想着下一步应该怎样走。因为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香港的DESIGN CULTURE、工作形式不是很适合我,很难有自己做得开心的工作,所以我想说自己试下创立一个品牌。这是最大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会做瑜珈品牌,也是和自己的PASSION有关。我是一个很喜欢瑜珈的人,也见到运动、ATHLEISURE是比较大的趋势,于是更加想做这样一个品牌。

 

X:「RISING LOTUS」这个名字有什么意思吗?
V:其实LOTUS在瑜珈方面有很大含义,我也很喜欢LOTUS FLOWER,它很有意义:克服逆境,变成很美的样子。为何是RISING,这是因为我喜欢这个过程,用这个动词形容LOTUS RISE UP ON THE WATER,(比喻)过程要比结果重要,这就是这个名字的来源。

X:相对于时装,从事这类运动装设计,有什么不一样吗?
V:一定有不同,譬如在大学做一件毕业作品,可以很抽象,花很多时间去做。但做一个品牌,批量生产的东西,一做就是两三百件,这个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当去做商业化的设计,要考虑很多东西,例如成本、生产会遇到的问题,这些实际的问题是最大的CONCERN。怎样裁布最节省?怎么车缝会适合大部分人的身形?当做高级时装或是在学校,你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只要FIT到一个模特儿就好了。

 

X:如今品牌的设计是否针对不同种类的运动?
V:如果只是做瑜珈品牌,会太过小众。我始终觉得让品牌生存,一定要提供多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于品牌,我最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LIFE STYLE的品牌。 LULULEMON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很YOGA FOCUS,但现在他们也慢慢在向不同范畴发展。所以要去想之后可以带给人什么,KEEP IT SURPRISE。一切都是基于这个品牌,我们会说RISING LOTUS GRIL是一种性格。就算我非常喜欢瑜珈,也未必天天穿瑜珈服,我还会穿什么呢?为这个女孩设计,她所喜爱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X:当锐意发展多个类型的产品,是否意味品牌需要更多资源呢?
V:这也是将来品牌的方向。最初我都是一手包办设计,但随着越来越多款式,也觉得有些吃力。对于年轻品牌,最大的问题是分工、经济上如何存活。假设我想做两百个款式,但我有资金去做吗?这是商业性的问题。若增加人手,你有这些成本和时间去管理吗?随着越来越多产品线,我们也开始聘用设计实习生。我现在也希望在分工上做得更好,在擅长的事情上做多一点,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要学习精细分配,这对公司来说也会更健康。

X:你希望透过品牌和设计传达怎样的理念?
V:最主要的讯息有两个,我们为女性设计,品牌也在于表达BE THE BEST OF YOURSELF,这是一直以来的信念。在品牌推广上,我们会起用做瑜珈的真实女生,比起高攀不起的感觉,更希望营造一个EXCLUSIVE的感觉,鼓励女孩更加自信,希望她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我们最想传达的信息。

 

X:通常你会从哪里汲取设计灵感?
V:最大的灵感来自我的顾客。当然从街上人们的穿着配搭、颜色也会得到启发,但从客人反映回来的意见,或是她们怎样去MIX & MATCH能带给我最大灵感。

 

X:瑜珈服装和配件特别强调设计感,在你看来,设计有几个重点?
V:我觉得在于细节。美不美是个人的感觉,而衣服的设计总是关乎细节。例如去买衣服,我总是会先看那件衣服里面的构造,如果里面做得很好,那这位设计师一定是很在意最后成品的。我们的设计有很多BACK DETAILS,从前面看可能很简单,但后面可能有小设计和惊喜,很多女孩都会喜欢这样的设计。在香港市场,设计不能太性感太CRAZY,小细节反而会令人感觉特别。

X:在我看来,剪裁也是十分重要的呢。
V:是的,运动服和瑜珈服来说剪裁尤其重要。因为是贴身衣服,舒适是一个很重要的购买因素。我们每件设计的每个版型都先由我和妹妹试身,她喜欢跑步,而我喜欢瑜珈,我们俩会穿着测试不同运动类型下衣服的舒适度,再在生产前进行改良,直到满意为止。

 

X:你会如何理解当代设计注重功能性与时尚的结合?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V:品牌有三个元素,分别是功能、舒适和时尚。就结合来说,尤其是休闲服是特别难的,因为首先一定是功能为基础,然而市面上很多瑜珈服都是功能性的,如何能出类拔萃?便在于风格和舒适度。我们的布料很多都是和台湾布厂紧密合作自行研发,从纱线成分、吸汗、抗菌功能、洗后不变形等等细节去确保最好的QUALITY。 STYLE方面则有关设计,浏览当前高级时装的流行趋势,看有哪些元素可以运用在ACTIVEWEAR,例如印花或是BACK DETAILS,变成另一个层次的设计,并且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的。

 

X:在这个设计领域,小众品牌数量不少,而「RISING LOTUS」有何独特之处?
V:首先我们是香港品牌。在香港,纵使很多有才华的设计师,但香港品牌真的不多,尤其是BOUTIQUE BRAND。现在越来越多女生做瑜珈、很ACTIVE,我也见到自己的朋友很多不是做GYM就是跑步,这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一个代表到香港城市文化的品牌。其次是我们的布料,我身上穿的这件是88%循环再造的布,将环保、循环再生的概念带到品牌。另外,还有独家合作的印花设计,是其他地方不会找到的。

X:当我们一想到香港品牌,不期然想到本土化的一面。透过设计呈现当代香港及现代女性的品味是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V:这也是在香港做品牌比较有挑战性的地方。对于我来说,AUTHENTIC是很重要的东西,一切要真实呈现。香港是MULTICULTURE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一想到香港,总会想到本土的就一定是差劲呢?这个品牌始终是在香港开始,我希望有更多能够代表香港的品牌。如今很多年轻顾客接受程度很高,她们很支持香港的设计,我想这是新一代的想法。香港有很多出色的人,他们应该站出来去代表香港。无论是在国外展览、访问,我都会说自己是香港设计师,我觉得这是重要的。


X:进入SCAD修读课程并最终成立自己的品牌,这段经历给予你什么改变和体会?
V:选择再进修的原因,是初初作为设计师在商业上不是认识很多,于是想读有关商业和时装的课程。后来找到SCAD有FASHION MANAGEMENT课程,觉得这完全适合我,对我非常有帮助。读SCAD和创立品牌的两年,可以说是我最辛苦的两年,基本上是一个全职工作和一个全职学位,睡眠的时间很少,现在毕业了会相对轻松许多。而我从这个经历学到的事情是,如果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一定会做得到。至于实际的知识,会计、市场上的技巧可以即刻应用在我的事业,这是很棒的。

 

X:从你的第一个系列起,现在你的设计与那时有什么不同?
V:一定有的,也希望是在进步的。第一个系列是很小规模的,我觉得作为品牌一定要听顾客的想法。当然你要有自己的风格,也要保持着,但在FIT或一些实际使用感上,要听她们的意见,从而不断改善。现在系列做得越来越大,我们会研究什么颜色、印花在香港市场比较受欢迎。也许最初你会有一个意念,觉得这个设计会热销,但到头来可能和你的想法大相径庭。我们也在不断吸纳意见,不断去改进,我希望我们的设计是越来越成熟。

 

X:说到最新的一个合作系列,这种形式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
V:其实合作不是特别容易的,通过合作其实可以带给顾客更多选择。最新的这个系列是主打黑白、型格,这和我们平时做的波希米亚风格有所不同,给我们的顾客一种突然眼前一亮,很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联乘带来机会让我们做平时不会做的事情,总括来说,是很好的经历。

X:有机会开发男装系列吗?
V:这个问题很多人会问我。我一直都在做女装,但这回归到一个商业的决策,究竟怎样拓展才不会太快?到底去到什么位置,才提供男装线?但这显然会是我们将来会尝试的。

 

X:如今你对「RISING LOTUS」的设想还是和最初一样吗?
V:我觉得现实怎样都会和幻想不同。可能最开始会觉得,新产品的推出肯定有很多人都喜欢,这是每个设计师梦寐以求的。但这条路比想像的难行,而我也想不到自己会这么快开一家实体店,可能是时机巧合,令我很快做到这件事。这是超出我梦想的,过去我只想着线上,但其实实体店是必要的。另外也有些事情没那么快达成,例如我希望有更多人认识这个品牌,但始终我们比较小众,在推广上没有太多预算。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市场竞争大,发展的速度比想像中的没那么快,这需要我调整自己的心态。只要这是正确的,自己知道在做什么,就继续走下去。我现在想着怎样令整个企业的架构更健康,例如分工、系统的设立等等,想办法令公司营运和资金流更良好,都是出于商业上的考量。

text > fung hiu kwan photography > siu fai